曲 目
PROGRAM
李景元-《唯夜将我拥覆》
Li Jingyuan:Won’t you wrap the night around me
女高音:宋元明
Soprano: Song Yuanming
创作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两位好友的婚姻和他们刚出生的孩子。爱情将所有人置于平等,它让帝王沦为乞儿,让智者甘愿俯首,但也让凡胎触摸欣喜与丰盈。这部作品中四个段落的唱词取自两卷《伟人情书》,以四位伟人笔下的私语为脉络表达爱情或者亲密关系中我们无法回避的四种状态,即记忆与回忆、矛盾与灼痕、选择和迟疑、永恒和一刻。
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TrV 296
Richard Strauss:Vier Letzte Lieder,TrV 296
女高音:宋元明
Soprano:Song Yuanming
《最后四首歌》是理查・施特劳斯晚年的“音乐绝笔”,完成于1948 年(时年84岁),1950年在伦敦首演时作曲家已逝世,成为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声温柔回望。作品为女高音和乐队而作,选取赫尔曼・黑塞与约瑟夫・冯・艾兴多夫的四首抒情诗为文本,用细腻的音乐语言,凝练了对生命、自然与死亡的坦然接纳,被誉为“20 世纪最动人的声乐作品之一”。
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rV 176
Richard Strauss:Also sprach Zarathustra, TrV 176
施特劳斯与尼采哲学的关联始于1892年。当时他在慕尼黑学者朋友家中首次读到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书中“上帝已死”、“超人哲学”、“人是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的一根绳索” 等观点,与他对 “传统音乐边界突破” 的追求高度契合 —— 彼时欧洲音乐界仍受瓦格纳 “乐剧神话叙事” 的深刻影响,施特劳斯既崇敬瓦格纳的革新,又渴望摆脱“神话题材”的束缚,探索更具现代性的思想表达。
1946年,他写道,他从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获得了“美学的享受”。在柏林首演他的作品时,他明确地说,他不打算写富于哲理性的音乐,“我只想用音乐来表现人类经由宗教以及科学的各个发展阶段,由原始人逐渐进化,直到产生尼采的超人思想。我意欲用整首交响诗表达我对尼采思想的敬意。”
1894年2月,施特劳斯在魏玛首次萌发用音乐草谱《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构想。1895年7月9日的一则日记表明他在构思《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他写道:“构思一首新的音诗:默想、灵性的感受、认识、礼拜仪式、怀疑、失望。”1895年12月7日,他开始认真创作,并于1896年7月17日完成了缩编谱。大总谱是在1896年2月4日至1896年8月24日完成的。施特劳斯这样描绘极其动人壮丽的序曲《日出》:“太阳升起来了,人进入世界,或世界融入人心中。”之后,是下列各乐章的标题:“来世之人”、“渴望”、“欢乐与激情”、“挽歌”、“学术”、“康复”、“舞曲”和“梦游者之歌”,8段的名称均来自尼采的原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