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话:0574-87870306
地址:宁波市江北区大闸路1号宁波交响乐团
1,从《乡村骑士》间奏曲宁交历史性的首排说起,音乐会版歌剧形态与一个城市的共鸣点。 2,什么是真实主义?从文学到音乐的延伸及其基本原则杂说,作为小说的《乡村骑士》如何演化为歌剧。 3,歌剧《乡村骑士》剧本层面的改造漫谈,合唱的利用以及剥离剧情的管弦乐部分的亮点分析。 4,我听到了19世纪末的惆怅和对20世纪的展望——卡拉扬电影版《乡村骑士》细解,史上名版盘点。
1.又见拉威尔,演出是最好的礼赞——作为150周年诞辰专场,宁交值得期待的看点探询,为罗维再次莅临喝彩。 2.文字游戏或者纯粹想象的产物,《为悼念死去的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从钢琴(作曲家自弹)到乐队版的方方面面。 3.有意栽花和无心插柳——拉威尔唯一的芭蕾舞剧《达夫尼和克洛埃》的原版以及组曲形式在乐史上的存在价值。 4.响鞭中开场的钢协细说,美国之行和巴斯克地区漫步的双重灵感如何并存不悖,布鲁斯因素和浪漫派风格如何协调。
1.西班牙第二国歌以及内忧外患之作,兼谈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来龙去脉,西班牙吉他一众名家与此曲的种种关联杂谈,杨雪霏的演出为何不容错失? 2.作为世界文化景观的阿兰胡埃斯与作为盲人作曲家的罗德里戈如何借助音乐灵犀相通,严肃音乐领域的吉他协奏曲如何经由罗德里戈打开吉他和管弦乐团对话的历史性僵局。
1, 从布八及宁交已经演过的布交看布鲁克纳交响曲的模式问题,以及其与舒伯特晚期交响曲及瓦格纳音响理念之关系探询。 2,布八的基本盘梳理,主要稿本来路,内在格局的基本陈述,小调到大调的转化,拨云见日的造山运动的基本轨迹寻踪。 3,如何在布七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以切利比达克1990年现场为例进入布八文本,以及布八所可能具备的启示录意义再认识。
1.欢迎拉赫巴里大师光临宁波之前的功课——从30年前一组NAXOS唱片说起,作为指挥家及作曲家的拉赫巴里及其《我的母亲波斯》。 2.从“未完成”到“伟大”,原本可以成为贝多芬后继者的舒伯特及其交响曲创作起底,作品序号的乱局解码,气势磅礴和繁花似锦的C大调结构分析。 3.第九交响曲形式美学层面的伟大何在?从配器效果、主题的幻想气质看其异想天开的特质。两个时代的交汇处的一座伟大的灯塔······
1.又一个伟大的序列,兼谈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于音乐史及创作本体的不同意义,27首作品的三阶段划分与风格侧重。 2.当我们聆听莫扎特钢协时,我们在聆听什么?傅聪所谓的贾宝玉和孙悟空的结合体如何理解,里赫特所谓的最难在何处? 3.从中期到晚期,莫扎特钢协的形态美学,不变与万变——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和回旋曲式的定型化和深入化研究。 4.莫扎特第18、22协奏曲内在及外部听觉解码,表象层的欢愉如何衍变为内化的悲悯,为什么说“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本期提纲 1,惊艳——既是来自20世纪莫扎特,又是20世纪最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兼论科恩戈尔德的生平,及其小协与电影的关系。 2,浪漫主义时代的次经典,论炫技和曲式之间的均势如何保持——戈德马克小协杂说,一部作品如何屹立于乐史而未倒。 3,宁交小提琴协奏曲曲目在扩充意味着什么,从近期宁交音乐季曲目安排看一支乐队对作品传播而言的积极意义。
本期提纲 1.为什么是爱——是升华,是高于一切人类之间凡俗之爱的一种情感,是对大自然的深沉的爱,也是对造物主由衷的赞美——马三末乐章的人文主义意蕴详解。 2.创作论角度看马勒如是说——“与传统的做法相反,我用慢板乐章来结束我的第三交响曲,相对于较低级的形式,它是一个较高级的形式。” 3.一种类似于奏鸣曲式-回旋曲式混合的结构,是一个真正称得上打通各种形态的超形态和无形态,是人类对上界的仰望和赞叹的汇聚——马三慢板的曲式研究。
1,勃拉姆斯年的重头戏——二刷的勃二交响曲和一刷的双重协奏曲对于宁交的意义,勃拉姆斯的田园与德奥大师们的田园情结之关系。明朗中的阴郁与晦涩,寻觅勃二里面的勃拉姆斯特征。 2,友情的破败与重建,双重协奏曲里背后的是非与和解的意蕴追问,匈牙利吉普赛因素背后的善意探询,关于对话的多重构建,为什么说既是独奏之间又是独奏和乐队之间,更是作者和人生之间的对话?
1.中世纪的拉丁抒情诗——《布兰诗歌》原稿内容及其他,1847年巴伐利亚的学者约翰·施麦勒将其整理出版后的传播情况(含汉译),时运女神福尔图娜的来历。 2.站在欧洲文艺复兴大背景审视《布兰诗歌》及其人文主义精神,卡尔·奥夫与巴伐利亚的渊源,情景康塔塔《布兰诗歌》的写作与传播史杂说。 3.1989年岁末版BPO《布兰诗歌》(小泽征尔指挥)细说,什么是“旋律和语音是一体的”?《布兰诗歌》的美学追求详解,不断地反复和强化了的节奏。